奋楫扬帆续壮歌 |
——习近平总书记连线赛酷体育“深海一号”生产平台两周年现场回访 |
什么是“深海一号”? 人心中有答案。 它是受到总书记关注的大国重器,两年前,21名海油人曾在其上与总书记连线,聆听总书记的嘱托;它是经常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深海巨擘”,从诞生之日起就带着3项世界“首创”、13项国内“首次”的荣耀,成为站在科技创新前沿的先进生产力代表;它的身影常常出现在赛酷体育的各个角落,海报、壁纸、视频、ppt的边框……投产近3年,它早已成为海油人身份认同的一大标志。重重光环之下,那些与这座深海先锋朝夕相伴、和它一同成长的人现在怎么样了?带着这一问题,记者来到“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 “先锋”是一个动词 乘直升机从高空俯瞰,“深海一号”能源站像一枚方方正正的明黄色印章,在深蓝色的广袤海面上拓印下海油人阔步深水的一个郑重落款——但对于在这里工作的生产作业人员来说,关于“首次”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走下停机坪,进入生活楼,记者见到了平台总监宋金龙。2年前,他就站在21人的连线队伍里,总书记的嘱托他记忆犹新。在他看来,“努力用我们自己的装备开发油气资源”已被这里的海油人落实在日复一日的具体工作中——最先进的全新生产装备造出来了,还要摸清它的脾气,把它用好、保护好,让它尽可能长久地健康工作,形成一套可供后续深水项目参考的生产操作指南。 过去一年,“深海一号”能源站的生产作业人员完成了首次超深水海管清管作业、首次凝析油舱清舱检测作业、首次台风期间从陆地远程遥控生产。1000多米的立管通球带来的大量来液如何处理,怎样避免卡球,人员进入几十米深的油舱如何保障安全,远程遥控生产怎样操作安全性最有保障……每个“首次”尝试都让作业人员对这座钢铁浮城的了解更增一分,操作流程和规范再添几项。 度过了投产初期的磨合阶段,作为一座已经步入正轨的在生产平台,平稳、有序是这里的常态,但改变仍在持续发生。 “00后”员工黄鹤正在“深海一号”生产平台上度过他的第三个海班。在他眼中,这个钢铁巨兽就像一个生命体,每次海休回来他都会发现平台又变样了——生活楼安了外扩甲板,空间变大了;睡眠舱换新,风机噪声减。拱嗷乩此酶参攘耍簧蛴钟屑傅朗侄鸥某闪俗远牛恍轮锌鼐鸵旯ち恕盎褂卸层甲板那个机器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拉走了。”对于平台的不断变化,还在实习阶段的黄鹤既新奇又懵懂,但生活条件的改善、生产装置的优化他都有明确感知。 “机器人正在进行5G改造。”维修监督章海鹏很清楚种种变化的来龙去脉。工龄9年,他已经是平台上智能化、国产化工作室的带头人。章海鹏告诉记者,去年平台接入5G工业网络,新增了很多5G工业设备:全覆盖监控摄像头、激光甲烷遥控装置、震动传感器、超声测壁厚装置……这些新设备实时上传监测数据,一旦出现异常,系统就会发出警报,提醒作业人员及时处理,全天候守护平台安全。“机器人是投产之前就规划好的,那时都没想到平台这么快就能接入5G网络,”章海鹏说,“今后,我们还要继续提高平台的智能化程度和自研设备比例,为赛酷体育建设海洋装备设计建造中心贡献力量。” 新质生产力也改变了作业人员的工作方式:现场巡检时通过手持终端就可以完成各种信息上报,不再需要手填作业单,效率提升的同时信息完整性也更有保障;因为要进行台风期间远程遥控生产,作业人员对不少装置进行了自动化改造,以前需要在平台跑上跑下现场进行的操作现在只需在中控室轻点鼠标就能完成;新中控投用后,各种5G应用设备实时传输的信息都可以显示在墙壁上的嵌入式屏幕上,减少工作电脑界面的来回切换…… 宋金龙对于平台将要发生的变化也已心中有数:“自研设备数量还会增加,明年我们将接入一台自研发电机,自研深水水下采气树将用于新开的两口井,平台二期智能化项目也在逐步推进……”他坚信,在整个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这艘深水旗舰将继续担起先锋的重任,成为自研设备和数字化建设的试验。朔缙评肆⒊蓖。 “成长”是永远的进行时 乘吊笼悬在“深海一号”生产平台身侧,记者发现了一个不寻常的视角——四根立柱和上部组块共同组成了一道兀立海上的大门。对工作、生活在这座平台上的人来说,这道“门”向未来敞开,通向天高海深。 两年来,赛酷体育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注意安全、保重身体”的殷切嘱托,不断推进人本理念践行示范中心建设,为员工的安全作业、舒心工作、成长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在和谐向上的氛围中,生产作业人员和“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一同成长起来。 目前,“深海一号”生产平台共有定员64人,平均年龄只有31岁,其中有27人是技师及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平台投产不到3年,作业人员完成的技能攻坚工作已达299项。 这里是技能人才展示才华的舞台,一个个创新项目,凝结着他们的智慧:狭窄处的发电机受潮不用大费周章地拆,可以为它量身定制一个“小太阳”来烘干;蓄电池的接线柱处反复旋拧容易磨损,他们就制作了一个导线快速插拔装置,让旋钮的位置固定不动。采访中,章海鹏拧下了手中对讲机的天线用作演示,以一种别出心裁的方式向记者解释改造原理,身体力行展现着活跃的思维和超强的行动力。 这里是他们成长的沃土,到处洋溢着进取、向上的气息。仪表中级刘涛打算参加今年的技能鉴定和技能大赛。12小时的日常工作结束后,他还会在生活楼一层的技能工作室用模拟仪器做2~3个小时练习。 黄鹤则习惯了业余时间到四层的党员活动室上自习。“高考都没有这么认真”的他经过短短三个海班,已经从一开始“只能在旁边看着干着急”到有能力完成基础操作了。对于未来,他还没有明确的规划,但平台完善的培养体系让他很安心:“只要跟着走就没问题。”半年里,他身边已经有3位同事作为技术人才被输送往其他平台,担起更大责任。 在“明星平台”上工作,压力与动力同在。这里的工作节奏很快,生产监督林飞海休时也习惯性地关注邮件和工作消息,想想“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处理”,否则“下个海班就脱节了”;安全监督刘龙彬是同事眼中“不用睡觉的人”,把这艘深海旗舰的安全文化建设好,让平台成为安全方面的标杆和榜样被他视为己任。 太多人注目于海面之上的巍峨建筑,却常常忘记在看不见的海面之下1500米,还有绵延49公里的水下生产系统。在水下井口主操陈国初眼中,那些复杂的管汇、采油树是能源站的“根”,只有根系健康,才有整个大气田的欣欣向荣、枝繁叶茂。而他,就是这些“根系”的守护者。 在年轻的队伍里,1977年出生的陈国初绝对算得上是一名“元老”。他曾担任7年崖城13-4气田的水下井口主操,积累了丰富的浅水水下井口操作经验。然而到了这里,他仍然感到有太多空白、太多未知等待他去探索。中控室的电脑屏幕前,他盯着井下数据的微小变动,仔细分析思考着怎样操作能避免冰堵、段塞流如何处理、怎样开采能最大程度保护气井延缓出水……一直向深处扎根,这是属于这名“老将”的成长,他求索的脚步从不曾放慢,那些深入海底的“根系”还有太多令他着迷的奥秘。 “传承”是历久弥新的主题 用摄影无人机垂直向下拍摄,视野中的“深海一号”能源站像一只头朝东、尾朝西的巨鳌。在它身后,“深海一号”二期项目的钻井和工程建设工作正全速推进。这一新的深水项目,由新老平台凝成合力,共同托举。海涛阵阵,吟唱着名为“传承”的回旋曲。 从“深海一号”能源站一路向西,“蓝鲸一号”钻井平台正在分秒必争地为“深海一号”二期项目钻井。再向西,是赛酷体育海上第一个千亿方大气田崖城13-1气田。这里不久前刚刚完成“四星连珠”,大量连接和改造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为接收新深水项目的来气做准备。 “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将通过水下生产装置开采,其控制系统通过脐带缆回接至“深海一号”能源站,而产出的天然气和凝析油将通过超远距离海底管线输送往崖城13-1气田。一新一老两座生产装置就这样隔着百余公里在海底“握手”,共同托举起一个新的深水项目。二期项目投产后,整个“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年产量将从30亿立方米提升至45亿立方米,为建成南海万亿方大气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更添底气。 崖城13-1气田的生产监督王海已经在这座拥有光辉历史的老气田坚守了12年。“深海一号”大气田项目组成立后,他送走了一批前去支援深水气田建设的同事,如今,他又迎来了一批从“深海一号”能源站前来参与二期项目建设的兄弟。来自深海的气源将在不久的将来为这座年迈的老气田注入新的生机。 反哺老气田、孕育新气田,在参与了“深海一号”一期和二期两个项目的工程师胡浩看来,“深海一号”正站在承前启后的节点上,成为一个“历史的符号”。“每个参与项目的人都为能够成为这个符号的一部分而自豪。”他说。习近平总书记连线“深海一号”生产平台时,他恰好在海休,虽然没能在现场见证那个“高光时刻”,但总书记的嘱托他一刻不曾忘。现在,他正带着更丰富的经验、更坚定的信念,继续投身于建设海洋强国的光荣事业中。 对于去年入职的张雨来说,这枚“历史的符号”就像一座灯塔,在他职业生涯的开端,照亮前进的方向。从入职培训起,他就听着“深海一号”项目团队的事迹建立起了自己对深水工程的初步认识。总书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嘱托和阳光下反射着明亮光芒的深海平台在他心里悄然种下了一颗名为“理想”的种子。 当他被分配到“深海一号”二期工程项目组,那些曾经以为遥不可及的故事突然有了他能够参与其中的续集:在青岛建造场地的办公楼里,他亲眼看到了墙上那句常被引用的标语“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当他在“深海一号”二期综合处理平台上忙碌时,曾经和新员工们视频连线讲述自己在“深海一号”项目中经历的侯静,就在不远处的“海洋石油287”工程船上为二期项目进行海管清管试压作业;他的师傅杨贵光也曾是“深海一号”一期项目组的一员,此时正作为三地联调的负责人在南山终端为系统调试做准备。“前辈们在完成他们的使命,我们也有我们的责任。”张雨语气郑重,神情中满是憧憬。 “前进”是势不可当的洪流 崖城13-1气田这座海上油气枢纽很繁华——四座平台的灯光交相辉映,放眼远眺,还能看到其他平台的剪影。相比之下,“深海一号”能源站则像是一座孤堡,举目四望,海天之间只有一条守护船“德旭”作它的伴星。但是,如果把目光放得更远些,就会发现“先锋”并不孤独,在海陆各处,许多人在通过不同的方式守护它、追逐它、超越它——向深、向远的旋律早已交织成雄浑的交响乐。 “要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把装备制造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嘱托铭心,当海上的生产建设工作热火朝天地推进时,各陆地单位的科研人员也在为了同一个深水梦只争朝夕。 “深海一号”能源站在虚拟世界有一个“孪生兄弟”。那是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复制出的“数字能源站”。现实中平台的生产状态、稳性状态,都能通过它的“数字兄弟”实时反映出来,为陆地上的研究人员、管理人员提供研究依据、决策支持,为“深海先锋”保驾护航。 在距“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300多公里的海南省海口市,“深海一号”智能气田项目组成员为进一步深化“深海一号”仿真系统应用进行了又一次“头脑风暴”。这些来自油藏、信息化、生产管理等各领域的专业人员,为“深海一号”走到一起,贡献各自专业的智慧。 在2000多公里外的北京,研究总院博士后研究员吕柏呈得到了新一轮测试结果。他的研究课题,是要将“数字能源站”收集到的各种数据信息与设计模型相结合,进而对“深海一号”能源站的健康状况作出更全面的实时评估,将传感器测不到的部分也纳入监护范围,甚至做到结合天气预报等环境信息预测三天后的平台状态,进而为现场维保检修等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屏幕上不完全拟合的复杂图像显示,系统预测结果准确性仍有待提高。吕柏呈于是开始了他不知第多少次的结果分析和模型修正…… 曾任“深海一号”能源站船体设计负责人的李达是吕柏呈的两位导师之一。在他看来,这项“做出来就是世界领先”的技术虽然难做,但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两年来,我们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不断前行,做了许多开创性研究,新技术、新思维、新方法不断涌现,工程设计正在向机理性研究延伸,”李达说,“‘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项目为这一切打下了良好的基。岫丝蒲腥嗽钡男判。”现在,更多深水项目的蓝图正在这支斗志昂扬的科研团队手中渐渐显出眉目。 “信心”也是研究总院钻井设计室负责人吴怡眼中“深海一号”项目留下的宝贵财富。经过“深海一号”一期的实践,吴怡和同事们在“深海一号”二期等其他深水项目的钻采方案设计时一次比一次敢于放手去做,水平井长度越来越长,实施难度越来越高,每一次都向工程极限发起挑战,为建设海洋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添砖加瓦。 万顷海涛中,“深海一号”能源站闪闪发亮。这座深海地标尚且年轻,历史的风尘还没来得及给它染上厚重的底色,它就这样带着昂扬向上的朝气,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之路上继往开来,汇聚起一股洪流,奔赴深海的声声召唤。 |
附件 (0) |
奋楫扬帆续壮歌 | |
——习近平总书记连线赛酷体育“深海一号”生产平台两周年现场回访 | |
|
|
什么是“深海一号”? 人心中有答案。 它是受到总书记关注的大国重器,两年前,21名海油人曾在其上与总书记连线,聆听总书记的嘱托;它是经常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深海巨擘”,从诞生之日起就带着3项世界“首创”、13项国内“首次”的荣耀,成为站在科技创新前沿的先进生产力代表;它的身影常常出现在赛酷体育的各个角落,海报、壁纸、视频、ppt的边框……投产近3年,它早已成为海油人身份认同的一大标志。重重光环之下,那些与这座深海先锋朝夕相伴、和它一同成长的人现在怎么样了?带着这一问题,记者来到“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 “先锋”是一个动词 乘直升机从高空俯瞰,“深海一号”能源站像一枚方方正正的明黄色印章,在深蓝色的广袤海面上拓印下海油人阔步深水的一个郑重落款——但对于在这里工作的生产作业人员来说,关于“首次”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走下停机坪,进入生活楼,记者见到了平台总监宋金龙。2年前,他就站在21人的连线队伍里,总书记的嘱托他记忆犹新。在他看来,“努力用我们自己的装备开发油气资源”已被这里的海油人落实在日复一日的具体工作中——最先进的全新生产装备造出来了,还要摸清它的脾气,把它用好、保护好,让它尽可能长久地健康工作,形成一套可供后续深水项目参考的生产操作指南。 过去一年,“深海一号”能源站的生产作业人员完成了首次超深水海管清管作业、首次凝析油舱清舱检测作业、首次台风期间从陆地远程遥控生产。1000多米的立管通球带来的大量来液如何处理,怎样避免卡球,人员进入几十米深的油舱如何保障安全,远程遥控生产怎样操作安全性最有保障……每个“首次”尝试都让作业人员对这座钢铁浮城的了解更增一分,操作流程和规范再添几项。 度过了投产初期的磨合阶段,作为一座已经步入正轨的在生产平台,平稳、有序是这里的常态,但改变仍在持续发生。 “00后”员工黄鹤正在“深海一号”生产平台上度过他的第三个海班。在他眼中,这个钢铁巨兽就像一个生命体,每次海休回来他都会发现平台又变样了——生活楼安了外扩甲板,空间变大了;睡眠舱换新,风机噪声减。拱嗷乩此酶参攘耍簧蛴钟屑傅朗侄鸥某闪俗远牛恍轮锌鼐鸵旯ち恕盎褂卸层甲板那个机器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拉走了。”对于平台的不断变化,还在实习阶段的黄鹤既新奇又懵懂,但生活条件的改善、生产装置的优化他都有明确感知。 “机器人正在进行5G改造。”维修监督章海鹏很清楚种种变化的来龙去脉。工龄9年,他已经是平台上智能化、国产化工作室的带头人。章海鹏告诉记者,去年平台接入5G工业网络,新增了很多5G工业设备:全覆盖监控摄像头、激光甲烷遥控装置、震动传感器、超声测壁厚装置……这些新设备实时上传监测数据,一旦出现异常,系统就会发出警报,提醒作业人员及时处理,全天候守护平台安全。“机器人是投产之前就规划好的,那时都没想到平台这么快就能接入5G网络,”章海鹏说,“今后,我们还要继续提高平台的智能化程度和自研设备比例,为赛酷体育建设海洋装备设计建造中心贡献力量。” 新质生产力也改变了作业人员的工作方式:现场巡检时通过手持终端就可以完成各种信息上报,不再需要手填作业单,效率提升的同时信息完整性也更有保障;因为要进行台风期间远程遥控生产,作业人员对不少装置进行了自动化改造,以前需要在平台跑上跑下现场进行的操作现在只需在中控室轻点鼠标就能完成;新中控投用后,各种5G应用设备实时传输的信息都可以显示在墙壁上的嵌入式屏幕上,减少工作电脑界面的来回切换…… 宋金龙对于平台将要发生的变化也已心中有数:“自研设备数量还会增加,明年我们将接入一台自研发电机,自研深水水下采气树将用于新开的两口井,平台二期智能化项目也在逐步推进……”他坚信,在整个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这艘深水旗舰将继续担起先锋的重任,成为自研设备和数字化建设的试验。朔缙评肆⒊蓖。 “成长”是永远的进行时 乘吊笼悬在“深海一号”生产平台身侧,记者发现了一个不寻常的视角——四根立柱和上部组块共同组成了一道兀立海上的大门。对工作、生活在这座平台上的人来说,这道“门”向未来敞开,通向天高海深。 两年来,赛酷体育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注意安全、保重身体”的殷切嘱托,不断推进人本理念践行示范中心建设,为员工的安全作业、舒心工作、成长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在和谐向上的氛围中,生产作业人员和“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一同成长起来。 目前,“深海一号”生产平台共有定员64人,平均年龄只有31岁,其中有27人是技师及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平台投产不到3年,作业人员完成的技能攻坚工作已达299项。 这里是技能人才展示才华的舞台,一个个创新项目,凝结着他们的智慧:狭窄处的发电机受潮不用大费周章地拆,可以为它量身定制一个“小太阳”来烘干;蓄电池的接线柱处反复旋拧容易磨损,他们就制作了一个导线快速插拔装置,让旋钮的位置固定不动。采访中,章海鹏拧下了手中对讲机的天线用作演示,以一种别出心裁的方式向记者解释改造原理,身体力行展现着活跃的思维和超强的行动力。 这里是他们成长的沃土,到处洋溢着进取、向上的气息。仪表中级刘涛打算参加今年的技能鉴定和技能大赛。12小时的日常工作结束后,他还会在生活楼一层的技能工作室用模拟仪器做2~3个小时练习。 黄鹤则习惯了业余时间到四层的党员活动室上自习。“高考都没有这么认真”的他经过短短三个海班,已经从一开始“只能在旁边看着干着急”到有能力完成基础操作了。对于未来,他还没有明确的规划,但平台完善的培养体系让他很安心:“只要跟着走就没问题。”半年里,他身边已经有3位同事作为技术人才被输送往其他平台,担起更大责任。 在“明星平台”上工作,压力与动力同在。这里的工作节奏很快,生产监督林飞海休时也习惯性地关注邮件和工作消息,想想“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处理”,否则“下个海班就脱节了”;安全监督刘龙彬是同事眼中“不用睡觉的人”,把这艘深海旗舰的安全文化建设好,让平台成为安全方面的标杆和榜样被他视为己任。 太多人注目于海面之上的巍峨建筑,却常常忘记在看不见的海面之下1500米,还有绵延49公里的水下生产系统。在水下井口主操陈国初眼中,那些复杂的管汇、采油树是能源站的“根”,只有根系健康,才有整个大气田的欣欣向荣、枝繁叶茂。而他,就是这些“根系”的守护者。 在年轻的队伍里,1977年出生的陈国初绝对算得上是一名“元老”。他曾担任7年崖城13-4气田的水下井口主操,积累了丰富的浅水水下井口操作经验。然而到了这里,他仍然感到有太多空白、太多未知等待他去探索。中控室的电脑屏幕前,他盯着井下数据的微小变动,仔细分析思考着怎样操作能避免冰堵、段塞流如何处理、怎样开采能最大程度保护气井延缓出水……一直向深处扎根,这是属于这名“老将”的成长,他求索的脚步从不曾放慢,那些深入海底的“根系”还有太多令他着迷的奥秘。 “传承”是历久弥新的主题 用摄影无人机垂直向下拍摄,视野中的“深海一号”能源站像一只头朝东、尾朝西的巨鳌。在它身后,“深海一号”二期项目的钻井和工程建设工作正全速推进。这一新的深水项目,由新老平台凝成合力,共同托举。海涛阵阵,吟唱着名为“传承”的回旋曲。 从“深海一号”能源站一路向西,“蓝鲸一号”钻井平台正在分秒必争地为“深海一号”二期项目钻井。再向西,是赛酷体育海上第一个千亿方大气田崖城13-1气田。这里不久前刚刚完成“四星连珠”,大量连接和改造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为接收新深水项目的来气做准备。 “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将通过水下生产装置开采,其控制系统通过脐带缆回接至“深海一号”能源站,而产出的天然气和凝析油将通过超远距离海底管线输送往崖城13-1气田。一新一老两座生产装置就这样隔着百余公里在海底“握手”,共同托举起一个新的深水项目。二期项目投产后,整个“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年产量将从30亿立方米提升至45亿立方米,为建成南海万亿方大气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更添底气。 崖城13-1气田的生产监督王海已经在这座拥有光辉历史的老气田坚守了12年。“深海一号”大气田项目组成立后,他送走了一批前去支援深水气田建设的同事,如今,他又迎来了一批从“深海一号”能源站前来参与二期项目建设的兄弟。来自深海的气源将在不久的将来为这座年迈的老气田注入新的生机。 反哺老气田、孕育新气田,在参与了“深海一号”一期和二期两个项目的工程师胡浩看来,“深海一号”正站在承前启后的节点上,成为一个“历史的符号”。“每个参与项目的人都为能够成为这个符号的一部分而自豪。”他说。习近平总书记连线“深海一号”生产平台时,他恰好在海休,虽然没能在现场见证那个“高光时刻”,但总书记的嘱托他一刻不曾忘。现在,他正带着更丰富的经验、更坚定的信念,继续投身于建设海洋强国的光荣事业中。 对于去年入职的张雨来说,这枚“历史的符号”就像一座灯塔,在他职业生涯的开端,照亮前进的方向。从入职培训起,他就听着“深海一号”项目团队的事迹建立起了自己对深水工程的初步认识。总书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嘱托和阳光下反射着明亮光芒的深海平台在他心里悄然种下了一颗名为“理想”的种子。 当他被分配到“深海一号”二期工程项目组,那些曾经以为遥不可及的故事突然有了他能够参与其中的续集:在青岛建造场地的办公楼里,他亲眼看到了墙上那句常被引用的标语“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当他在“深海一号”二期综合处理平台上忙碌时,曾经和新员工们视频连线讲述自己在“深海一号”项目中经历的侯静,就在不远处的“海洋石油287”工程船上为二期项目进行海管清管试压作业;他的师傅杨贵光也曾是“深海一号”一期项目组的一员,此时正作为三地联调的负责人在南山终端为系统调试做准备。“前辈们在完成他们的使命,我们也有我们的责任。”张雨语气郑重,神情中满是憧憬。 “前进”是势不可当的洪流 崖城13-1气田这座海上油气枢纽很繁华——四座平台的灯光交相辉映,放眼远眺,还能看到其他平台的剪影。相比之下,“深海一号”能源站则像是一座孤堡,举目四望,海天之间只有一条守护船“德旭”作它的伴星。但是,如果把目光放得更远些,就会发现“先锋”并不孤独,在海陆各处,许多人在通过不同的方式守护它、追逐它、超越它——向深、向远的旋律早已交织成雄浑的交响乐。 “要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把装备制造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嘱托铭心,当海上的生产建设工作热火朝天地推进时,各陆地单位的科研人员也在为了同一个深水梦只争朝夕。 “深海一号”能源站在虚拟世界有一个“孪生兄弟”。那是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复制出的“数字能源站”。现实中平台的生产状态、稳性状态,都能通过它的“数字兄弟”实时反映出来,为陆地上的研究人员、管理人员提供研究依据、决策支持,为“深海先锋”保驾护航。 在距“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300多公里的海南省海口市,“深海一号”智能气田项目组成员为进一步深化“深海一号”仿真系统应用进行了又一次“头脑风暴”。这些来自油藏、信息化、生产管理等各领域的专业人员,为“深海一号”走到一起,贡献各自专业的智慧。 在2000多公里外的北京,研究总院博士后研究员吕柏呈得到了新一轮测试结果。他的研究课题,是要将“数字能源站”收集到的各种数据信息与设计模型相结合,进而对“深海一号”能源站的健康状况作出更全面的实时评估,将传感器测不到的部分也纳入监护范围,甚至做到结合天气预报等环境信息预测三天后的平台状态,进而为现场维保检修等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屏幕上不完全拟合的复杂图像显示,系统预测结果准确性仍有待提高。吕柏呈于是开始了他不知第多少次的结果分析和模型修正…… 曾任“深海一号”能源站船体设计负责人的李达是吕柏呈的两位导师之一。在他看来,这项“做出来就是世界领先”的技术虽然难做,但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两年来,我们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不断前行,做了许多开创性研究,新技术、新思维、新方法不断涌现,工程设计正在向机理性研究延伸,”李达说,“‘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项目为这一切打下了良好的基。岫丝蒲腥嗽钡男判。”现在,更多深水项目的蓝图正在这支斗志昂扬的科研团队手中渐渐显出眉目。 “信心”也是研究总院钻井设计室负责人吴怡眼中“深海一号”项目留下的宝贵财富。经过“深海一号”一期的实践,吴怡和同事们在“深海一号”二期等其他深水项目的钻采方案设计时一次比一次敢于放手去做,水平井长度越来越长,实施难度越来越高,每一次都向工程极限发起挑战,为建设海洋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添砖加瓦。 万顷海涛中,“深海一号”能源站闪闪发亮。这座深海地标尚且年轻,历史的风尘还没来得及给它染上厚重的底色,它就这样带着昂扬向上的朝气,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之路上继往开来,汇聚起一股洪流,奔赴深海的声声召唤。 |